
施橋鎮位于六安市金安區東南部,距六安主城區29公里,離舒城24公里。六(安)、舒(城)、三(河)省道穿鎮而過。全鎮總面積116平方公里,轄26個村(居),總人口約57987人,是六安市50個重點鎮之一,金安區十大產業園之一和六大工業功能區之一。
施橋人杰地靈,物華天寶。這里曾出著名愛國人士、安徽早期社會活動家劉希平;這里曾發生有中共六霍縣委女委員汪孝芝領導的冇牛崗暴動;這里有始建于唐朝的“廣王城”和新石器時代的“海螺嘯天”等十多處上古遺址:這里有淠史杭干渠標致性建筑打山渡槽和將軍山渡槽等人文景觀,這里有南京同啟、鑫綠源藍莓等十多個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基地,春華秋實,賞心悅目,美不勝收。
近年來,鎮黨委、政府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,著力創新發展條件,著力優化發展環境,依托集鎮發展工業,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,科學規劃經營集鎮,全鎮三個文明建設一年一個新臺階。2014年度該鎮完成財稅收入1089.5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240元,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1.9億元。
近年來,鎮黨委、政府修訂完善集鎮建設總體規劃,制訂“七縱三橫”建設目標,緊抓市、區小城鎮三年行動計劃機遇,集鎮建設步伐明顯加快,先后投入近3000萬元完成了豐樂大道,梧桐路、桃李路、新大街、躍進路、惠民路、金斗路和老街等路面硬化、綠化、亮化、清潔化等工程設施。集吃、學、住為一體的,功能齊全的將軍幼兒園順利建成。投資1300萬元自來水廠新建項目正在運作。投入400萬元,占地20畝的天通停車場投入運營。投資500萬元的金馬油品銷售中心已投入使用。園區景觀大道—濱河大道和園區文化廣場已基本建成。占地35畝的寶恒花園項目和占地30畝的北侖佳園開發建設項目如火如荼。隨著一些項目的落戶建設,集鎮的便民服務功能日臻完善。
作為六安市金安區首批30個美好鄉村建設中心村示范點,我鎮七十鋪村、大窯村立足各自村情,以高標準高品位規劃為指導,因地制宜,建設宜居興業的新農村。大窯美好鄉村中心村已建成入住,農村文化廣場、健身活動器材等安裝,亮化、綠化配套建設到位。七十鋪中心村年初開工新建的20套4200平方米住房年內可喬遷入住,另外一棟14套2900平方米的住房正在進行內外粉刷,環村1100米水泥路已修通,60盞路燈已安裝到位,中心村的健身廣場、籃球場正在安裝多種健身活動器材,該村還成功申報了省“美麗家園行動”項目,鼓勵農村婦女創業,推動美好鄉村建設。
鎮黨委、政府依托集鎮發展工業,積極優化投資環境,全力抓好招商引資,2013年實現招商引資2.2億元。投資2000萬元,精心打造青龍嘴工業園區,總規劃1500畝,是金安區重點鄉鎮工業園區之一。2011年10月,園區成功引進上海登克爾輕紡產業園項目,由安徽星星集團投資3.5億建成運營,目前園區入駐企業北京京高銅業、六安皋福五金、自宏新能源等6家企業中,投資7300萬元的安徽自宏新能源電器項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;皋福五金和三平模具等企業已完成立項、用地預審。
鎮黨委、政府采取廣引進、建基地、抓示范、重服務等舉措,依托優勢資源,做足做活土地流轉大文章,盤活“三荒”地塊,著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。成功引進鑫綠源園藝、同啟生態養殖、中豪金銀花、陽光現代農業產業園、森海油茶、安成農業生態園、穩發養牛專業合作社等11家企業入駐發展,且每家投資規模都在千萬元以上。目前,全鎮已流轉“三荒”土地近萬畝,供能人大戶栽植經果林,發展現代生態特色農業。
鎮黨委、政府始終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,以安全穩定為保障,狠抓常規管理,突出重點,穩步推進教育事業的協調發展。配套各種實驗、多媒體器材,改善教學環境,逐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,施橋小學、陳家河學校、埠塔寺小學、將軍山希望小學四所學校為首批標準化建設學校;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二部姚立云少將,聯絡捐資600萬元,新建一所公辦幼兒園—將軍幼兒園,已開園使用。投資1300萬元新建的占地40畝的施橋初中已投入使用,教育學習環境大大改善。學校及校車安全工作常抓不懈,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卓有成效。
今天的施橋,是宜居的家園,是興業的樂土。

